全省首例高模量沥青工艺落地柯诸高速,破解湿热多雨地区铺装难题
2025-04-27 14:16
来源: 绍兴交投

字号:

4月26日,柯诸高速顺利完成浙江省首次应用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HMM-13试验段铺筑,标志着项目在应对湿热多雨气候的耐久性路面技术领域取得关键性进展。本次试验段位于主线K20+900-K21+420右幅,全长520米,厚度6厘米,宽度15米,沥青混合料用量1146吨,为后续16公里连续高架桥等重点路段施工奠定技术基础。  

uploads/202504/28/4370fdf5c917b66d205757.jpg

跨省取经:苏浙联动破解湿热难题

针对浙江地区年降雨量大、项目桥隧占比高等特点,柯诸高速建设团队专项调研山东、江苏、上海等省份的成熟经验。在系统分析高模量沥青工艺的密水、抗车辙特性后,创造性将江苏省高模量沥青混合料HMM-13引入浙江,重点优化16公里连续高架及部分互通匝道等中下面层结构设计,开创省内高模量沥青路面铺装先河。

工艺亮点:湿热多雨环境适应性升级

(1)密水抗渗强化:采用空隙率约2%的致密结构,结合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低透水性,有效阻断雨水下渗导致的“唧浆”“析白”等病害,针对性解决浙江梅雨季节频繁引发的路面水损害问题。  

(2)抗车辙性能提升:通过高模量剂增强材料刚性,重点强化中面层抗变形能力,在湿热多雨叠加作用下仍能保持路面结构稳定性,适应浙江夏季湿热气候对路面的双重考验。  

(3)施工工艺适配:基于高模量剂的温拌降粘特性,在施工窗口期实现混合料低温高效摊铺,改善和易性并降低施工温度;HMM-13细粒径级混合料配合“潮汐碾压”工艺,增强压实施工均匀性。

uploads/202504/28/f2a7d8ddf74a3f84057766.jpg

精密施工:全链条技术管控

从设备选型到施工环节严格把控,通过精准投放确保高模量剂均匀添加。施工中采用双机梯队摊铺、钢轮与胶轮压路机构建组合碾压模式,结合走丝法与平衡梁双控系统,确保路基桥梁过渡段平整度。同时利用数字化管控手段监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全过程,施工信息动态分析并实时预警。

此次试验段摊铺验证了高模量沥青在浙江多雨环境下的技术适配性,为湿热地区路面工程提供新思路。当前柯诸高速沥青路面施工正高效推进,该项工艺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正引领项目工程品质实现质的跃升,为年底实现建成通车目标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分享到: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凤林西路135号 网站标识码:08011982号-1 浙ICP备

公安备案号:33060202000049 技术支持: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宣传矩阵

绍兴交投

微信公众号

绍兴交投

视频号

绍兴交投

抖音号

绍兴公交集团

抖音号

绍兴行掌上公交

视频号

绍兴行掌上公交

微信公众号

越高速

抖音

越高速

视频号
微门户